中华黄庭禅学会2020.04.21电子报

一、主题文章:暖意,在亲情中流淌

晨省昏定,是她自幼养成的好习惯。这一次心怀敬意,感受格外暖,温暖了家人,也长养了自己。

二、问答集锦:如何面对各种频率的能量?

通常我们认为能量会有高低和好坏,身中的能量状态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。如果低能量出现了,有种心法可以化解,想学吗?

三、小树苗:初心还在吗?

一次次走入小树苗课程做志工,所有的一切熟悉到近乎麻木。当静下心来,轻松去感受时,呈现出来的会是什么呢?

四、经典故事:不当的仁德

有仁心而不辨大小,不辨本末,不看事情的长远,不是真的仁德啊!

 

暖意,在亲情中流淌

作者:朱妍

再次领到黄庭禅的“宽两秒”着陆功课:对父母晨则省,昏则定。恰逢父母到北京消暑,也让我的练习有了落脚点。

晨省昏定,是自幼一直在做的事情。从小看着父母之间互道早晚安,自己也自然而然养成了这种习惯。等到长大了,在每一次与父母的问候中,又能格外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。出门前告知父母,回到家后也要大声告诉父母:“我回来了!”所以,在此我一定先要谢谢爸爸妈妈,从小就教会我这些生活中最基本的礼仪。

但是,这次对自己的反思,依然是一直让我比较挠头的那个“敬”。怎样才能在自幼做惯的事上,打内心真正呈现出一个敬意,而不是当成一种形式漠然地去完成?于是,这次父母到来时,时常会刻意提醒自己,在“敬”的建立中带着关爱向父母问早安,询问父母晚间是否休息得好。带着诚意和关注送出的问候是不同的,此时的自己,内心柔软而温暖。

不仅是对父母,在陪同父母去看望老人时,也一改以往的“例行公事”。以前只知道应该多去看望奶奶、姥姥,但不懂得该如何去做,只会一味地以物质上的付出去安抚老人。殊不知,他们并不缺乏这样的“关怀”。现在的我终于明白,对于老人而言,需要的只是尽量多的陪伴,真心实意的陪伴。

所以,去到奶奶家、姥姥家时,我会搬上一个凳子,静静地坐在老人身边,当让老人感受到安宁和真诚时,她们的话匣子自然而然就打开了。我只是安静地饶有兴趣地去聆听老人家讲述的故事,很久以前的故事。每当她们思绪间断时,我就会不失时机地提上一些问题,让这些久远的故事得以延续……

每次讲述结束时,老人的脸上,会流露出意犹未尽或心满意足的表情,会与我相视一笑。这时,我的内心深处会划过一阵暖流,认真去感受,有时一直能暖到小腹,这感觉真好。随着姥姥、奶奶的年事渐高,对这样的相处更是越来越珍惜了。

格外感恩这次重新归零的“宽两秒”练习,根性愚钝的我真切需要靠这样一次次反反复复的练习,得以巩固住那些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好习惯;感恩黄庭禅给我带来的改变,能让我的亲人们切实受益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如何面对各种频率的能量?

作者:张庆祥讲师

同学问:请教讲师,感恩是一种高频率的养身能量,羞愧是低频率的伤身能量,又怎么来理解能量毫无意义呢?是不是能量有阴阳之分呢?好疑惑哦!

张讲师答:所谓"毫无意义",是为了引导你对身中的那股能量"不分别取舍"而设的,意思是不要加入你个人的好恶,它是什么,你就看着什么,它是高能量,你就看着高能量的发生,它是低能量,你就看着低能量的发生。

但是,高能量确实有助于身中的代谢,也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提升,而低能量确实对整个身体内在的循环系统有负面的影响。

然而从心法的角度来说,如果你能够对身中的任何感受不分别取舍,那么你永远不会堕入低能量的,因为低能量就是由于好恶分别而来的。

因此,即使当下你身中出现的是低能量,只要你能对它不取不舍,那能量马上就充盈起来,马上就流动起来,它就会由低能量变成高能量,它就会从伤身变成养身。

因此,拿开你对身中气血的控制,放下你对身中能量的压制或助长,你只是放任它的自在,这就是所谓的"不分别取舍",这就是所谓的"毫无意义",这就是所谓的"无贪无嗔"的真义。这话并不是说连养身、伤身都没有意义,千万别张冠李戴了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初心还在吗?

作者:梁瑶瑶

又一次来到小树苗内心成长营的营地,或许是太过熟悉,内心近于麻木。算一算,我已经积极奔走各地小树苗课程整整两年了。两年间,具体参加过几次小树苗,自己都记不清了。

看着好多第一次来参加小树苗志工的同学们,如此充满激情,在冬天里温暖了每个人的心。自己黄庭里却有点沉沉闷闷的、模模糊糊的,更观照不清晰了,这就是所谓的熟悉的感觉啦。即便如此,跟着课程走,还是很有收获的。

第一次触动是在课前志工培训的“民主选举”环节,有“严格要求组”和“轻松自由组”供同学们自由选择,选择完毕之后进行PK,最终看哪一组获胜。

不想被束缚的我,毫不犹豫地选择了“轻松自由组”。到真正比赛的时候,另一组在老师指引下有序地进行着,而我们像是孤立无援的流浪儿童,什么事都得要靠自己,瞬间感觉到这担子的沉重,实在扛不住啊。结果很显然,“严格要求组”获得了最终的胜利,而接下来的总结,才是触动我的点。

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组?

在刚刚的过程中你们都收获了什么?

现在,如果给你们一个机会重新选择,你是否还会做出跟刚才一样的决定?

你做决定时,是看自己喜欢、自己想要呢,还是选择当下适合自己的?

……

这抛出的一个个问题,我都接不上,突然意识到,其实我压根看不清自己,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个组。

带着这个问题,继续跟着大团队走。因为这次课程分配到的任务不是很多,所以有机会好好在台下听听课,看看周围。

难得轻松下来,发现其实感受他人的状态并不是难事,以前感受不到,是因为自己太紧了,黄庭送上来的气血直接被打压。而这次在台下旁听,发现自己其实可以感受到很多,比如:此刻孩子是紧的还是松的?他们有接收到老师们想传达的意思吗?带课老师在上课时的状态是紧的还是松的?……

但自己在台上的时候,却很难觉察到自己的状态。很紧张地带完课程,下来之后感觉头部发麻,去感受它才发现,原来居然有这么紧。

是啊,其实最难看清的是自己。所谓历事炼心,所谓多走走看看,不是为了看清世界,而是看清自己。

学习黄庭禅的这些年,真的有在主轴上吗?虽然外在看起来做了很多“好”的事情,但是这里面是否夹杂着“好名”的小心思呢?

一次次很积极地参加小树苗课程,真的是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,还是在这个团队中增加出场率呢?当年的豪情壮志,哪去了?说好的不忘初心,而今呢?

这一个个的问题,只能自己在黄庭一窍找答案。反躬自省,看清心上的尘垢,没有第二条路,唯有诚恳地面对当下的习性,一个一个地洗涤、超越。就像小树苗课程教导的,改过的心最可贵,继续跟着团队、陪着可爱的小树苗们健康成长!

本期目录...

 

不当的仁德

经典引述:

仁而不忠,则私其恩。

——《忠经·辨忠章第十四》

故事来源:

白圭曰:“吾欲二十而取一,何如?”孟子曰:“子之道,貉道也。万室之国,一人陶,则可乎?”曰:“不可,器不足用也。”曰:“夫貉,五谷不生,惟黍生之;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,无诸侯币帛饔飧,无百官有司,故二十取一而足也。 今居中国,去人伦,无君子,如之何其可也 ?陶以寡,且不可以为国,况无君子乎?欲轻之于尧、舜之道者,大貉、小貉也;欲重之于尧、舜之道者,大桀、小桀也。”

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张讲师讲解:

有一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说:“吾欲二十而取一,何如?”古代尧舜禹汤时,抽取的税赋大约是一成,战国时代的税赋是七分之一到五分之一,那些诸侯强苛民税,民不聊生。现在有这样的人出来说:“如果我执政,我要二十份里取一份,这办法好不好?”

本来是抽取五分之一税赋,现在有一个人说二十分之一,这样一听,是不是非常有仁德?是的,非常有仁德,但是不切实际。

孟子说,你那个是蛮夷之邦的办法,在野蛮民族才行得通。举个例子来说,一万户子民的国家,只有一个人做陶碗,够吗?是不够的!一万个人要穿衣服,只有一个人织衣,够吗?也是不够的。所以白圭说,不可以的,陶器会不够用的。

孟子说,蛮夷之邦是不种五谷的,他们就是每天打猎!没有城郭宫室,没有宗庙,也没有祭祀礼节的花费,也没有诸侯来往的礼仪及设置百官的开销,所以抽取二十分之一的税是可以的,但在中国礼仪之邦,是不是要有公务员管理中国?你取二十分之一,这个钱一定是不够给公务员的,不够的话是不是把这些都得去掉?要支持整个国家,连做陶的缺少都不行,那没有君子行吗?君子就是做官的,那些管典狱的、管农政的、管各种事的,没有这些人可以吗?那是不行的,治国的体制全部都要打散。所以,凡事都有个平衡点,你征税想要比尧舜的十分之一还轻,想要抽到二十分之一,最后就像大貉、小貉一样野蛮了;如果你要比尧舜重的,最后就像大桀、小桀一样的暴虐了。

这是孟子对于白圭的批判,这个就是有仁心而不辨大小,不辨本末,其结果就变成一个没有真知的伪人。当然白圭并不认为自己是个伪人,不过如果依照白圭二十取一的办法在中国推行的话,最后整个国家会被颠覆掉,公务员的管理阶层没有办法建立,这样整个国家也就毁了。

事情要看到长远,要看到它的本末,不能只是因为他有仁,你就赞许他,要看这个仁用的本末、大小恰不恰当。

——摘自张庆祥讲《忠经》第14集

本期目录...

 
最新活动讯息与张讲师新作
中华黄庭禅学会
http://www.htz.org.tw
各期电子报下载: 黄庭禅各期电子报在线查询
投稿或提问、意见: joan@htz.org.tw; 1004898501@qq.com
欢迎转寄与分享: 点选转寄电子报链接或直接转寄此封电子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