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黄庭禅学会2020.02.01电子报

一、主题文章:“禅系”青年日记

上台讲话、运动出汗、学习经典,这些她以前不敢或不想做的事,现在得心应手,乐在其中。没有了以往的造作,她的内心从容而笃定。这一切缘于……

二、问答集锦:遇事往好的地方想,是自我欺骗吗?

在一个禅师的眼中,什么叫做“遇事往好的方向想”?短短几句话,令人胸臆开阔。

三、厚生集:日积月累的善

当善本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她的内心越发柔软,温暖了他人,也温暖了自己。

四、经典故事:观过知仁——不可轻忽的小过错

秦西巴因为违抗了孟孙的命令被赶走,后来,又被孟孙请回,做他儿子的老师。这是怎么回事?

 

“禅系”青年日记

作者:小佚

“等一下,我要举手上台。”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,看着心里腾地一股热浪起来——真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。

以前读书时,每到课堂提问,准备举手起来回答前都这样:胸膛里像一面小鼓,咚咚咚地敲个不停;尔后两颊开始一点微热,肩膀一点紧缩,头忍不住想低下来,像鸵鸟一样埋进沙里,假装没看见~哈哈!然后就想放弃了。

但这次我不,我要举手。

当我走到台前,感觉自己拿着话筒的手,有一点抖。站着的时候,脚也有一点抖,真有趣,都这么大个人了,又不是没上过台,怎么还会抖?

好吧!张讲师(注: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先生)常说:“要与感受同在。”那就让它来,让它抖,看看会怎么样。

我看着台下一个个人头,透露着各式目光。本来准备好了开场白,脑子忽然有点空白。要说什么呢?没关系,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。

我没什么感人的故事,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90后。大学毕业,初入职场,工作稳定,家庭小康,尚未结婚,没什么跌宕起伏的经历,没什么忧苦身心的烦恼。可能有人觉得我像“佛系青年”,所以这一个大好周末,不出去跟朋友吃喝玩乐,竟跑来这里参加“内心分享会”。

其实,我也享受五光十色的生活,但今天更多了一个冲动,想来这里和诸位分享——因为这个学问,让我在平淡无奇、按部就班的生活中,见到了人生的最真章;因为这个学问,让我心甘情愿改变了牛脾气,从追求缥缈的感受到脚踏实地的人生。平凡的生活,也因此而大不同。虽然,看起来还是一样平常。但当“心法”走进生活,越平常,越显出这门学问的可贵。

我第一次走进黄庭禅初阶课堂时,并没有抱多少期待。感觉身边似乎更多的是身陷中年危机的朋友,来这里痛定思痛、修养身心。我觉得,这课实在很适合我的爸妈……于是课程一结束,马上推荐给家人,希望他们好好改改脾气,这样家庭怨气少了,和睦多了,我的日子想必也更好过了,哈哈!

直到第一次参加小树苗内心成长营,参加志工培训,我才发现:哦!原来心法要这样用!不要总想着改变别人或要求别人改变,而是必须自己来练习……孩子们就像一面面明镜,让我看到深深埋藏的习性、一层又一层的面具;而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“老师、老师”,喊得我的良心竟有点痛:自己配得起为人师表吗?为什么总是会说,但做不到?为什么逻辑都明白,但心里不答应?从心动到行动、从头脑到内心的距离,我从来没想过,竟有这样远。而一切都是因为这里——胸膛一股气血的牵牵绊绊。

后来,开始偶尔参加生活禅,和同修一起听读经典、分享经典学习,一起站桩打坐……慢慢地,我发现自己在一天天改变。这种变化如此自然、平常,以至于自己也没发现,不晓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就这样一点一滴,积土成山,积水成渊,就像张讲师在讲《道德经》“希言自然”时说的:“真正让你前进的,是最平常的变化……”

于是,从来不爱跑步的我,每次体育考试提前一周紧张、每次跑完感觉虚脱的人,竟然开始爱上了出汗的感觉。我才开始相信人家说运动会上瘾是真的,因为运动之后,气血实在太酣畅淋漓!心情如此开阔!加上平日偶尔站桩,睡前静坐,一天天下来,睡眠质量大幅提升。从前要么多梦,要么辗转反侧的,现在刚沾枕头没一会就睡着。精气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变好,眼睛越来越亮,即使素面朝天也有了光彩……

于是,从前那个爱堆砌辞藻、并以此为能事的文青,现在提笔,感觉怎么也写不出个花来,只好说起了平白直叙、接地气的话。

回头再来看以前那些绕在云里雾里的漂亮文章,感觉自己都难为情,矫揉造作啊!没有了虚幻的文采,没有了多余的冗言,我才发现原来平实的话语、真实的文字,最坦荡、最舒服。

而从前不屑听的那些“之乎者也”老八股,以为繁文缛节,现在却看起来这样活泼泼地。遇到明师,就像搭上一座可以穿越时空的桥梁:原来,古人和我们如此亲近;原来,圣贤怀着这样济世的良苦用心;原来,古老的道理,放到今天,良心依然是不变的准则;原来,五教经典,有一个共同的皈依处;实在让人慨叹中华文化之博厚高明,让人惭愧五千年后的自己怎么还在过着坐井观天、为一点小道自私自利的日子……

从前很多不屑、不想或不敢体验的事物,如今竟然可以去理解、去欣赏、甚至愿意去尝试看看,体验果真是“心如调色盘”,用经典的说法是“心能转境”。而当那些难过、气愤、委屈的熟悉的负面情绪袭来时,怎样让自己保持坚强?张讲师说的:“轻松最坚强。”面对胸口涌动的或堵堵的气血——肩关节松开,胸膛敞开,看着那个涌动、或那个紧、或那个堵,一次次练习和平共处,甚至欢迎它的发生。张讲师说:“当气血一出现,不论它多小,反正就是一个明明白白的考验在那里。要一个一个迎向它,追随它……迎向它,就是看着它起来;追随它,就是走在它的后面。其他什么都别做,不引导,不改造,就在气血后面静静看着,跟随着,就已是在练习了。” 就这样松松地来,偶尔胸膛又会紧起,那就再放松;又紧,再放松。如此反复,从潜意识、从气血上去洗涤,慢慢地我发现,自己可以不再抗拒那个紧或那个酸上来,不再害怕那些大的气血的涌动。这样练习走进生活,我才相信,真的“没有心上过不去的事,没有事上过不去的心”;我才明白,身中有一股真气,分分秒秒在运行,没有一刻时间会被浪费,唯一能打乱它的,只有你的心,唯一的敌人就是那一份抵抗而已。

当我开始浅尝,心法为我带来各种身心上的好处时,与此同时,身旁也开始出现了各种担心、质疑的声音:这么年轻就修行,是不是不合时宜?静坐能这么久,会不会走火入魔?这么年轻吃纯素,会不会营养不良?逆着时尚潮流,推广经典、禅学,是不是像被什么洗脑?……呵呵。说实话,过去我也有过犹豫,因为害怕别人评头论足。然而,当真理明明白白在你身中显现时,是不容分说的。渐渐地,开始学会不在意小人怎么想,只在乎君子怎么看。但求无愧于心,甘愿取大舍小,做个坦坦荡荡、光明磊落的人呐!

你说我很特别吗?没有。还是说我有病,才这般迫切来学习?像其他年轻人,吃喝玩乐睡大觉一样可以过得很开心呀?确实,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来学,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需要。每个人都有自由过自己想要的人生,前提是有这种让自己获得自由的能力,和能诚实地面对自己,承担起自己种下的一切“果”。

有人问:你为什么这么笃定?这条路走下去会成功?

原来我也认过很多道路,也曾迷惘。后来听到讲师说:“人为什么会迷惘?累了就会迷惘,烦了也会迷惘。原来你认定的道路,情绪来了,统统是迷惘。”哈哈!为什么我这么笃定?因为我很幸运,在黄庭禅找到了这个法宝——可以勇敢面对现实、烦恼而不挂碍;可以尽享七情、而不被大小情绪牵着鼻子走的能力;可以心常葆如赤子、同时又胸怀更高远的理想……当一个“禅系”青年!

最后,分享一段在初阶课堂里看到墙上贴的一篇讲师文章《是框架,还是懒散》:“黄庭禅希望给你一种真正的自在,这是一种在各种境遇与各种感受下都自在的学问,而不是在寻找一种你认为的自在。黄庭禅希望把你塑造成一个有“弹性”的人,而不是永远在习性框架下的样子。那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弹性、进得去出得来的弹性、可以软可以硬的弹性、可以温和可以严厉的弹性、可以镇定可以活泼的弹性、可以富贵可以贫贱的弹性、可以登高可以屈卑的弹性、可以出世可以入世的弹性、可以安逸可以吃苦的弹性、可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弹性……”

以上,分享给有心人,与各位共勉,希望能走上如此一条朗朗大道,过一个如此有弹性的人生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遇事往好的地方想,是自我欺骗吗?

作者:张庆祥讲师

同学问:讲师您好,当遭遇困难时,都说要往好的方面想。可是我总担心,只往好的方面想,会延误可能存在的问题的解决,说不定更严重,所以我总是放不开。请问讲师,遇事只往好的方面想,一定只有好处,不会有坏处吗?

张讲师答:

所谓往好的方面想,指的并不是自我欺骗,把一个明明恶劣的情况视而不见,我想应该不是这个意思。什么叫做往好的方向呢?就是哪怕最坏的情况会发生,我也准备要坦然接受,并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。我们本着磊落无私的心,做事尽量顾及别人的得失,按照大小先后的秩序,把事情给处理公平,尽所能地让事情走向损失最少的方向。然而,有时你明明知道,这事情不论你怎么努力,也很难避免损失,那么凡事只求问心无愧,最坏的情况也要能够坦然地去面对,这就是往好的方面去想的意思吧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日积月累的善

作者:邱明慧

最早知道善本,是阅读袁了凡先生所著的《了凡四训》,开始记录善本是在接触黄庭禅并参加网络生活禅以后。在同修的指引和鼓励下,每天打卡分享善本。时间一晃已半年有余。这期间有过疑惑,但有更多收获。

刚开始记善本时,才记几天,很快就发现生活的单调与重复,无新事可记了,每当到晚上打卡时半天落不下笔,内心常为此纠结、不知所措。

后来,同修分享了讲师关于记善本的解惑内容,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从此不再为记善本的事项发愁了。有善事记善事,无善事记善念,无善念记立志,有重复的善事也可以记。慢慢地,善本自然地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。

通过记善本,培育自己善的种子,把善转化为行为的自觉。看到有人倒车倒不到位,在一旁主动帮忙指挥;看到有人抱着孩子推门,差点要被反弹的门打着,赶紧伸手拉住门;看到同事为自己成为大龄单身青年发愁,主动向朋友打听帮忙介绍牵线……这些都是内心自发的行为,没有任何的做作或目的,心纯如水。

通过这些小事,发现自己的内心更加柔软了,能关心和体谅他人,真正做到心中有他人。

更为重要的是,通过记录善本,关注自己当下的存心,体会和感受黄庭气血的变化,感受黄庭的温度,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,发现自己在做善事时内心常有一股热浪上涌,常会自我感觉良好,有点飘飘然,发现了自己顽固的虚荣心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练习,更能与气血和平共处,觉知力也有了显著提升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观过知仁——不可轻忽的小过错

经典引述: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

——《论语·里仁篇》

故事来源:何谓有罪而益信?孟孙猎而得麑,使秦西巴持归烹之。麑母随之而啼。秦西巴弗忍,纵而予之。孟孙归,求麑安在。秦西巴对曰:“其母随而啼,臣诚弗忍,窃纵而予之。”孟孙怒,逐秦西巴。居一年,取以为子傅。左右曰:“秦西巴有罪于君,今以为子傅,何也?”孟孙曰:“夫一麑而不忍,又何况于人乎?”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。

——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
张讲师讲解:

孔子说,人们所犯的过错,各有不同的习性的类型,然而观察一个人的过错的类型,就可以知道他仁或是不仁。从过错里面,可以认识一个人。做对的事情本来是应该的嘛,对不对?从对的事情上面看,看得还不一定真,从错的事情上面看,可以看得比较清楚。人们常会做出一些过错的事情,某一些过错会让人更容易看出一个小人的心机跟巧诈,但是有某一些过错更容易让人看到一个仁人君子仁厚的存心。我们看《淮南子》这一段:

“何谓有罪而益信?”什么叫做一个人有罪反而让人更相信?孟孙出去打猎,得到了一只鹿,叫秦西巴抓回去把它煮来吃。在回去的路上,小鹿的母亲就一直跟在秦西巴后面啼叫,想要回它的儿子。秦西巴看着实在是非常不忍心,就把这个小鹿放了,让它跟它妈妈一起走了。

孟孙回去就问:“小鹿煮好了吗?”秦西巴说:“我抓着这只小鹿回来的路上,它的母亲跟在后面一直叫,我实在是不忍心,就把它给放了。”孟孙很生气呀,我叫你煮来吃,你竟然给我放了!就把秦西巴给赶走了。

过了一年,孟孙请秦西巴做他儿子的老师。身边的人说:“这个人曾经得罪过你,你叫他办的事,他竟然违抗你的旨意,你现在还请他来教你的儿子,为什么?” 孟孙说:“你看看这个人,一只小鹿的生命都会不忍心,那对于人会不会不忍心哪?那就会更加不忍心,可见这个人宅心仁厚啊!”

像这样的小故事就叫做“有罪而益信”,淮南子的“有罪而益信”正是孔子所说的“观过,斯知仁矣”,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!

“观过,斯知仁矣”,看一个人,不是老看他做对的事,那个小小的过错才是重点。孔子教导我们,要知道一个人的心性,就从他的小过小错你慢慢去看,你就会明了。办事情真不真诚、符不符合次序、有没有为大局着想、有没有尽忠职守、愿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欲望而成全别人……你从这些小小的地方去看,慢慢就会看得出来,往后如果国或家有大难的时候,谁是值得依托的。也因为这样,我们对于一些常犯的小过错,实在是不可以掉以轻心。

——摘自张庆祥讲解《论语》第43集“如何从小过小错看品格高下”

本期目录...

 
最新活动讯息与张讲师新作
中华黄庭禅学会
http://www.htz.org.tw
各期电子报下载: 黄庭禅各期电子报在线查询
投稿或提问、意见: joan@htz.org.tw; 1004898501@qq.com
欢迎转寄与分享: 点选转寄电子报链接或直接转寄此封电子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