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黄庭禅学会2019.10.11电子报

一、 主题文章:一个普通人的自我修养

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80后,或许这一辈子都会因为太过于普通而过得不如人意。在无意中看到他人将一手烂牌打好的故事。顺藤摸瓜,他终于找到了练习的入口,普通人的生活就此光彩亮丽起来。

二、 问答集锦:“痴”与“癡”

佛家说贪嗔癡,“癡”也可写成“痴”,痴为知之病,癡为疑之病,成佛或是往六道,只在悟与病一线之隔。不深入险境,又如何能撞进窄门?

三、 禅院轶事:行禅杂感

五年多来,第20次上山行禅。别人眼里精进修为的他,有过哪些阻碍和起伏?怎样面对和突破?真实入微的行禅分享,激发满满的前进动力。

四、 经典故事:不死之药

战国时代,楚王渴求长生不老。一日,有人前来进献不老药,不料却被一名卫士抢食。卫士冒死进谏,只为言说“忠”之妙用。

 

一个普通人的自我修养

作者:心饮

我是一个普通人,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80后,长相平平,能力平平,智商平平,家底零零……

从小到大都很羡慕别人怎么那么聪明,边玩边学成绩还那么好;别人家底怎么这么好,想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玩什么;别人怎么就这么靓、才艺这么多,可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……

而我呢,普通是最大的标签,出身农村,什么也没有,凡事都得靠自己去争去抢,还不一定抢得到;学习一般,拼命刻苦也只能勉强上一个四五六流大学;无特殊技能,每次才艺表演都与我绝缘,也不会引人关注;毛病一堆,学生时代通宵玩游戏,无所事事追剧看电影,还跟着沉迷岛国文化,被各种新奇玩意儿充斥大脑不会思考,浑浑噩噩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……

毕业之后,和普通人一样不顺心就辗转换工作,觉得工作压力大、能力差、身体弱云云,憋憋屈屈混了几年后,难以承受大城市的房价选择退守,就这样万般无奈下经过一番努力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,安定下来,开始过自己普通的日子。

作为一个普通人,不用肩负国家大任,可以过着普通人的生活,那应该也是很自由、很幸福的事情嘛。呵呵,想多了,普通人的生活也不容易,普通人也要养家,普通人也有自己的“事业”(工作),普通人也要与各种人相处,也要处理各种问题,也有很多很多烦恼!

几年之前工作突然变得忙碌起来,怎么个忙法呢?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,应接不暇,有很多工作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(我能力平平),周末难得休息,工作之余还要应酬,还要挨骂。没办法我很普通,资质平平,长进很慢,可是工作不会管我这些,它只要结果,只要结果……就这样,我被拖着走了几年,虽然积累了点经验,但换来的是:极差的情绪。别人早上一起来会面带笑脸,我从来没有过;一接到工作,还没开始做,内心强烈的厌恶感就充斥整个胸膛;工作不顺心及受委屈时,吞下无数的酸楚;没有灵感又急着交差时,一座座大山压得我毫无力气;突然接到紧急任务时,会惊吓得蹦起来……还有就是每况愈下的身体,被我透支得不成样子。

忽有一天,上司说:“既然王阳明和这里这么有渊源,你何不好好研究研究阳明心学?”王阳明,听说很有名,但具体为什么就不知道了。为此,特意买来一本王阳明的传记,仔细地看了一遍,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,差点看哭了。倒不是因为他经历多少磨难取得多大的功绩,而是因为他能把上天给他的一副烂牌打得如此精彩。他有机会夺权称王时却丝毫不贪心,他被奸臣冤枉陷害时能坦然面对,国家需要他时能为大义舍小我,继承儒学却能用兵如神……将心比心,真不知道为什么当他面对这些困难险阻时内心可以如此强大,换我早就game over了!如果我也有这样的心理素质,当下面临的这些困难岂不是小菜一碟?

带着普通人的好奇心,我猜测阳明心学肯定有货,进而又买了本《传习录》继续学习。看了半天,发现古文好难懂,真的好难,买来的书注译也感觉不对,有些翻译明显不对路。但书中原文讲“去人欲,存天理”,前三个字还是懂的,去人欲嘛,就是格去私心私欲。一代圣贤怎么会教我们不要有私心私欲呢?没有私心私欲活着还有什么意义?但毕竟是王阳明,这么聪明的人不可能说出没道理的话,带着半信半疑我就开始练习格去私心私欲。奇效发生了,仔细反思令自己很痛苦、压力很大的根本原因,就是贪权、贪利、贪名等引起的压力,因为这些东西让我强行做超乎自己能力范围的事,强行逞能,强行追求完美,强行装作若无其事……总之,这些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的,都是自己贪权、贪利、贪名的心造成的。

当我把这些放下的时候,自己整个人都变了,我不需要为这些所累,我只要对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,每天怀着一颗轻松的心面对这些工作。我是一个普通人,能力只能做好5件事,那我就挑最急最重要的5件事做,提前和上司打好招呼,把其他的不重要的事往后推;有些事做不好?很正常嘛,我是一个普通人,怎么可能样样都做好呢?只要这次总结下次不再犯就可以了;不像别人有背后使劲的能力,不要紧,我又不为名、利、权而工作,我是为我的良心而工作,君子坦荡荡,心中没有那些阴私,反而更宽阔;加班熬夜不及别人,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天生就不一样,不要做无意义的比较,况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没有好的身体,工作和收获没有任何意义……

换了一颗不“积极进取”(无私无欲)的“心”,工作是不是更差了呢?并没有!该做的事一件也没有少做,该怎么做还是会怎么做,可我却再也不感觉很“累”了。同时一个意外的收获是,放松了“心”之后,大脑变得更灵活、更有灵感了。虽然我的智商可能只有90-100左右,但却用出了100-120的水平,不像以前在压力倍增的情况下只能用出70-80的水平。而且上司对我的工作似乎更满意了,因为大脑出色发挥的缘故,我很清楚哪些是很重要的工作,故而会花更多精力做更好,一些不重要的工作应付一下也没关系。

就这样,我无“私心私欲”地继续超负荷地工作,换岗时我的上司说“非常舍不得我走”,这可是对普通的我最大的肯定啊,想当初刚开始在他手下干时,几乎被完全否定掉。

“去人欲”,仅仅三个字,才稍微实践一下,效果就这么大,那《传习录》还有这么多字,得有多少宝贝啊!可惜的是我看不懂……别人翻译的感觉也不对……为了真正读懂《传习录》,我开始疯狂地找翻译,书店中找、网络上找、微信上找……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喜马拉雅试听到《张庆祥讲传习录》,感觉好像翻译得像那么一回事,遂一集一集慢慢听了下去。

《传习录》果然博大精深,里面涉及很多对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等的理解,并批判朱熹在关键处的翻译错误,对“格物致知”、“知行合一”、“去人欲,存天理”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。可这都是大儒之间探讨学问的事,跟我一个普通人有什么关系?懂那么多名词、道理、注解,跟我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又有多大关系?但“格物致知”(去人欲,存天理)却是个可以落实的地方,格物能致良知,良知包含一切,那良知到底是什么,有什么呢?先不管,先一步一步格去所有的私心私欲吧,到了那一步不就知道了。

此时,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私欲,把前路堵得死死的,就是贪图美色!年少不知节制,迷恋岛国低俗文化,加上忙碌的工作,已经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,一个年纪轻轻的人儿却带着一个羸弱的身体,真担心自己能否活到全国平均年龄!很明显这个贪,让我身体每况愈下,必须要格除!这个贪的瘾头有多大,真不是随便几句话就能格掉的。日常生活中,空闲思虑中稍微与之有关联就会被带跑。为此,我下定必死决心必须格除,前前后后拉锯了一个多月,最后感觉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了,必须速战速决,快点了断,遂向关公借了“青龙偃月刀”,将那瘾头与我一刀两断,斩个干干净净!凡是与美色有关的,不想,不看,不听,不说!断绝一切可能引发联想的视、听、言、受。失败不要紧,就算失败一百次、一千次、一万次,也要爬起来!总之,头可断,血可流,意志不能倒!

恰巧知道了张讲师说的黄庭一窍的秘密,当控制不住思绪时,内观黄庭气血的波动,将此习性更是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!终于,此战全胜!现在坚持练习动禅、站桩、静坐,身体比以前大有改善,已经恢复到前几年的水平了,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继续努力!

经此一役,让我对黄庭的秘密确信无疑。也让我明白,经典最精彩的不是去读、去背、去理解,而是去真正落实。作为普通人,我并不需要全部学懂悟透,我只要踏踏实实地去落实,一样能改造自己,提升自己。破此习性后,再碰到此类气血,我可以轻松自在地说“不”,不至于成为奴隶一般任它差遣,那才是真“自在”啊!!!

那如果把生活中其他令人烦恼的习性都破除会是怎样的“自在”呢,比如对工作的厌恶感,对家人的不耐烦,控制不住的愤怒,莫明的担心忧虑,对手机游戏娱乐的贪恋……由于未系统学习黄庭禅,每一个习性去除都非常不容易,一遍遍地练习,一次次地失败,一遍遍地再练习,可是我却一点都不觉得很苦很难很累,因为这不需要我花一分钱,而且只要成功一次,这些习性将一辈子都不会跟着我。如此一劳永逸的买卖,不去做才是真的傻。

此后,有机缘上了初阶课程,有机会练习着陆功课,越来越赞叹这门学问之深、其范围之广、好处之多,令我无法想象。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,以后有空再说。

一个普通人的追求是什么?不是什么位高权重,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,作为一个普通人,此生90%的可能性还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,那些大概率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何必想那么多呢,不如把想这些而浪费的时间,好好地用起来、过起来,让自己真正内心富足,外在幸福!

一个普通人的自我修养是什么?不是外表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,也不是严谨的活在条条框框里,更不是为了一个好名声而活得很累,而是把自己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生活,活出它本该有的轻松自在、洒脱惬意、快乐幸福样儿嘛!

本期目录...

 

“痴”与“癡”

作者:张庆祥讲师

同学问:张讲师,我想要问一个很笨的问题,佛家说贪嗔癡,什么是“癡”?我问了好多人,大家基本上的回答就是没有正知正见的就是癡。若是这样解释其实我很难觉察到,因为我的想法偏了我可能也不知道。

张讲师答:“癡”也可写成“痴”,同为病字旁,疑之病则为癡,知之病则为痴。什么是“疑”呢?“疑”就是好恶分别,凡事有点差别、介于疑似之间才会生疑,若完全无差别就不会生疑了。比如说,同一个党里面却有一个奸细,这奸细装得再怎么像,但总有些不同的地方会让人生疑,当我发现他不是同党那就必厌恶之,当我发现他确实是同党那就会喜欢他,这喜欢厌恶的情绪,就是佛家所说的好恶分别,也就是“疑”。对于修行的心法而言,面对胸中那股毫无意义的气血,竟生出了好恶两极的分别知见,终其一生奔驰于情绪苦海,被情绪操弄得一会哭来一会笑,迷于六道而不知返于不分别取舍的真知,圣人视之为病,视之为迷,视之为狂,视之为颠,视之为愚,视之为妄,故皆谓之“癡”。比如癡狂、癡迷、癡情、癡心妄想、癡呆、癡钝、愚癡、白癡、癡癫等字眼,皆或迷或呆,不知返本之义。

然“疑”字并非一无是处,相反的,善用它便是返本之路。佛家有所谓“起疑情”的禅修要义。什么是“起疑情”,前面提到“疑”是好恶,那“疑情”即是好恶分别的情绪,觉悟不是在无事无虑中证来的,相反的,觉悟是在好恶分别的情绪中证来的;真空不是在无思无为中悟出来的,相反的,真空是在五蕴炽盛中觉悟出来的。所以,觉悟必先起疑情,觉悟乃从好恶分别的情绪中悟出真静而来的,觉悟是从起了疑情之后才验证来的,这“疑”字,悟则成佛,病则成癡,一线之隔,介于两可之间,不可不慎,故戒之以“疑”字。

“癡”的另一写法是“痴”。痴为知之病,又什么是“知”呢?知是良知的知,不是知识的知。书读得再高,知识累积再多,良知不一定能纯洁无暇,而那不识一字的白丁,有时良知反而天真可爱。大学说“致知”,王阳明先生解释说“致良知”,良知即是天生本来良善的存心,内心失了那点为人设想的良善,失去了那点包容博爱的情怀,终其一生只知追逐私人名啊利啊,这是良知之病,执迷不改即谓“痴”。

总之,“癡”也好,“痴”也好,都是站在智慧的对立面,也可以说是“没有智慧”的意思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行禅杂感

作者:炼石

离上次上山行禅有近七个月了。前四个月的时候正准备申请,右臂忽然犯了肩囊炎,去了两家名医院,又找了两位名医,喝了无数苦汤,扎了上千根大小不一的针,只为能如期上山。结果也只是缓解了剧痛而已,连拿菜刀都不能用力,无奈只能推迟。这也是少有的我要上山时出现的阻碍。今年8月底决定9月16日赴台待满两个礼拜,就悄悄订了机票,谁也没告诉,生怕出现什么阻碍。虽然到了15号,发现16号走不成,不过也只是推迟到18号而已。

数了一下,五年多时间,已经去了19次中岭山了,这次是第20次了。

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要来这么多次行禅?我竟然语塞。真的好像不能够用一两句话说明这个问题。是来求道吗?有点不确定。有因为有同行者安排来的,也有因为自己承诺了要来来的,有因为觉得自己现在有些迷茫来的,还有心情好和不好时来的。当然也有在练习过程当中,有一些困惑,也有一些感受,还有一些不确定,想到讲师身边讨教。

自己觉得好像到禅院,就是来求道的。经同学这么一问,自己回顾了一下,发现到书院也有向内求和向外求之分。

有练习宽两秒,在工作生活中带着内观,有听经典、读经典,有站桩静坐,有做志工,有记善本,当然要有志向。却在这个过程当中,遇瓶颈停滞不前,当向内求出现困难,到书院来求教,在讲师身边体验受教,反过来帮助自己在主轴上练习,这应该是向内求的重要的过程。我觉得这应该是向内求。

平时不怎么练习,希望到书院来自己就会得道,希望在书院能够得到新的法宝,希望在讲师身边就能够得到智慧,或者到书院来求功德。我想这应该还是向外求了吧?

经常受益于同学们不经意的一个简单问题。自己思考之后,当然会有所警醒,希望自己不管在凡尘俗世还是在中岭山,都能够坚守对大道的追求,淬炼自己的性心命。

语言和文字都不能准确地描述感受,感受只能来自于自己的体验。

这次到了禅院第二天一早,就被分配到东苑高山处工作,去拔玉米杆、种草。与刚学一年的台湾同学为仁同伴。行走了禅院最远的路,到了离中岭山山顶不远的地方,这就是新开发的东苑了。一块一块的土地规规整整。虽然已经颓败的玉米杆垂头丧气,但也遮不住这个地方的灵气,加上有雾,真是很美。上工不让带手机,没能拍下美景,自己遗憾了好一会儿。

本想跟为仁交代一下行禅的要领。沟通中发现他熟门熟路,他是每周末必来上山行禅一天。他的求道经历挺特别的。他有朋友跟他推荐张讲师讲的《传习录》,听后赞叹不已,他就跟朋友主动找到了中岭山,他们在门口巧遇了讲师,跟讲师聊了一会儿之后,讲师给了他们一人一把镰刀。他和同学就在那开始割草了。一割就是一、二个小时。他说着自己也笑了,说:“真有意思,我们竟然没走。”割完觉得很特别。后来上了初阶以后,就坚持每个周末都来行禅一天。看到他有序地在挖玉米杆,边拔边整理,摆放得很整齐。感觉他像一个老志工,我倒像一个新同学了。

可能是回到凡尘久了,一些行禅的要领自己反而有些忘记。拔玉米杆图简单,徒手就把它们从地里拔出来,然后扔在一边,等一会儿,再把它们归拢在一起。没多久,自己就觉得很累,自己才发现有点不对。反观了一下自己,一是忘了带观照,留一份觉知在内;二是没有边做边收拾,场地很乱不长养;三是急着把活干完,担心讲师突然出现,而不是把它当作练习。

接下来就顺当得多了,用锄头轻挖根部,拔出后根部不会带很多土;不跨过土地;从一边拔起,上下两块土都可以照顾到;有塑胶袋、塑胶钉、钢筋就收起来放在旁边……

雨越下越大,雨衣外是雨水,雨衣内是汗水。一休息就拔凉拔凉的。那就继续工作,带着内观。

我比较恐惧这种细细的工作,喜欢那种出大力流大汗的工作。当然大家也知道,都笑着说,要安排我多干这些细细的工作。有放松和内观这个法宝,我其实什么都不恐惧,一个气血而已。

连续两天阴雨不停,太阳像是被一个开关控制了一样,偶尔开一下,从阴蒙蒙一下亮得可以看清大自然所有的细节 ,直接晒得皮肤生疼,不由得哇一声感叹“亮”。开关关一下,就又进入雨帘了,像回到了平凡的人间,依旧在雨中忙碌着 。

有两天被安排跟启超、江海一起,在柴房锯木头和收拾柴房。因为顾及右臂的肩囊炎,开始没敢去用手持式电锯,用座式电锯锯稍小一点的木头。好像是活动开了,右臂没有想象的那么疼,就跟启超商量,尝试了一下用手持式电锯锯大木头,过瘾!右臂居然并不疼。想是自己娇自己了。

这样一发不可收拾。从小到大,锯了个痛快。看着木头堆成小山一样的战果,酣畅地流着汗水,也都忘了还有肩囊炎这么一回事。除了这次重体力,后来还加入了搬树工作,虽然偶尔有一点拉着疼,但那都是恢复过程当中需要经历的,否则这个手,连抬都抬不起来。带着内观,看着自己身体发生着奇妙的变化,想着4个多月的疼痛和医生暗示不能完全恢复,自己时不时的,都能笑出声来。困惑已久的肩囊炎,离开了在家时对自己的娇纵和小心翼翼,在流汗和循序渐进的出力中,突飞猛进地好转。讲师说过,老祖宗留下来很多简单的方法,大家就是不用。真是!

我记得以前行禅的时候问过讲师,明天干什么新工作?讲师说,你们为什么每天都想换新的工作做呢? 自己做熟了的一直做下去不好吗?没几年就成为专家了。我们那种打着求新的幌子,是一种躁动和贪念吗?

方向正确,一直走就一定有进展,可自己为什么老想走岔路呢?

这次行禅经历了行禅、讲师直播、讲师时间和茶叙、小树苗还有台风。在台风即将到来的那一天下山了。

这一次行禅两周,时间长内容丰富,收获真的满满。行禅从从众随大流,到慢慢有自觉性,再到纯粹的行功立德,而不是休假式行禅、或作业式行禅。这也是我的小目标,价值超过一个亿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不死之药

经典引述:有国之建,百工惟才,守位谨常,非忠之道。故君子之事上也,入则献其谋,出则行其政,居则思其道,动则有仪。秉职不回,言事无惮,苟利社稷,则不顾其身。上下用成,故昭君德,盖百工之忠也。《诗》云:"靖共尔位,好事正直。"

---《忠经·百工章第四》

故事来源: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,谒者操以入。中射之士问曰:“可食乎?”曰:“可。”因夺而食之。王怒,使人杀中射之士。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:“臣问谒者,谒者曰可食,臣故食之。是臣无罪,而罪在谒者也。且客献不死之药,臣食之而王杀臣,是死药也。王杀无罪之臣,而明人之欺王。”王乃不杀。

--《战国策·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》

张讲师讲解:

战国时代,有人来到楚国都城,说要把长生不老药献给楚国国王。古代国王都有这个毛病,想求长生不老药。有个卫士就把那个人的长生不老药马上夺下来吞下肚了。楚王看到发火了,我的长生不老药竟然被你吃了,命令把卫士处死。

卫士说:“先王也求过长生不死之药,可是怎么会把王位让给你呢!(长生不老药有没有达成目标?没有啊,都死了。)再说如果献上的真是长生不死之药,我已经吃下肚了,如果我被陛下处死的话,证明还是会死,那不就证明献药人在愚弄陛下吗?你要是杀了我,天下的人就会说,谁说假话欺骗陛下,陛下就听谁的,陛下杀的尽是无罪的好人。”听到这里,楚灵王没有话可说,就把卫士放了,不能再杀他了,否则记载在历史上根本不能看了。

卫士就是不顾牺牲,他其实可以抢这个药也可以不抢这个药,但是不用一个激烈的办法去表达一个概念,好像他真的以为他可以长生不死,或者以后还继续派一大堆人到处去找长生不老药,是不是劳民伤财?达不到目标,造了很多的妄想。

有这样的人就是敢去做这样的事情,这是真正的忠。

——整理自张庆祥讲《忠经》第7集

 
最新活动讯息与张讲师新作
中华黄庭禅学会
http://www.htz.org.tw
各期电子报下载: 黄庭禅各期电子报在线查询
投稿或提问、意见: joan@htz.org.tw; 1004898501@qq.com
欢迎转寄与分享: 点选转寄电子报链接或直接转寄此封电子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