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黄庭禅学会2019.06.21电子报

一、主题文章: 初相遇

缘份不期而遇,从观望、关注到亲身经验,作者用他的诗情画意描述了一场相遇。真正的收获,却是在他践行的时候。

二、问答集锦:因病被同学排斥该怎么办?

幼小的孩子有了忧心事:得了传染病回家修养,如今即将返校,会不会被同学排挤?一起听听看,张讲师怎么说。

三、小树苗:心中的暖阳

课前培训,帮她厘清了做志工的目的,体会到教育的关键;与孩子的相处中,她学会了权变;和学长的互动中,她受益匪浅……来做小树苗志工吧,真的很长养!

四、园丁故事: “悌”的故事——【邹媖引过】

宋朝邹媖,看到母亲苛待异母兄嫂,挺身相护。后来她出嫁并有了孩子,却因嫂子大意导致孩子重伤不治。面对丧子之痛,邹媖是如何作为的?一起读一读这则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
 

初相遇

作者:宁颖辉

缘起

仿佛活在人间的一场大梦里,有时候我们只是贪恋而不愿意醒来,而有的时候我们是自欺欺人地闭上眼睛,让时间和遗忘去主宰。直到有一天,当生命的破灭真相向你袭来,你才开始对这场迟早要醒来的梦、对生命的幽冥无常感到不安。

初遇黄庭禅是在父亲重病期间。一位父亲的学生来看望父亲,顺便把张讲师的《拨云见日》放置于父亲病榻前的小书桌上。潦潦翻过,未印心中。

恍恍惚惚过了三年。还是父亲的这位学生,看她自发带孩子们学习《论语》,陪伴孩子每天背诵。后来,我的孩子上了两期小树苗内心成长营,妻子也参加了黄庭禅初阶。

在行胜于知的实践认知中,我开始远距离观察黄庭禅,去体会孩子参加小树苗内心成长营前后的反差,去体会张讲师讲述的什么才能让孩子一生幸福、什么才是人生喜悦的根本。

2019年5月,在克服了工作与生活的种种困难后,我第一次参加了黄庭禅初阶课程。关机,全身心体验两天的课程。

一棒一条痕,一掴一掌血

初阶两天,学习的过程比较短暂,精彩之处是张讲师对《中庸》首章的明理。有人天资敏锐,有人苦觅无门。接受这些学问若只由脑不由心,恐怕这一辈子都进入不了法门。

初阶这两天的学习,我其实收获甚微。而之后参加《传习录》PPT组的制作,以及协助其他学员对《论语》经典导读的分享,倒是收获满满。

程门立雪、断臂求法,那是下了苦心、有志气的。倘若心里面不恭敬,即使再高明的学问,于你的心间都不过是镜花水月。

《论语》首句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一个人学到某种学问,像初生的鸟儿学习飞翔一样,日日精进,体会到那学问的快乐,真是件开心的事情啊。

一棒一条痕,每日里坚持打坐和站桩,给自己吃苦的历练,是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的过程。天下学问,一以贯之,黄庭禅由心入手,强调日日修行,洞见心头气机的变化,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内观。话说说容易,要习得却要有长期行知合一的过程,方能真正会意吧。

从初阶学习结束,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。在和其他同学一起站桩过程中,慢慢体会到了站桩的乐趣,感受到气血升腾、全身身心舒畅的喜悦。变化虽然微小,却逐步加强了信心。纸上得来终是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而这个躬行的过程必是日日历练,一棒一条痕,实实在在地苦练。

心中有花,你才能看到花

(阳明)先生游南镇,一友指岩中花树,问曰:“天下无心外之物,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,于我心亦何关?”先生回答说:“汝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”

岩中花树的这段经典语录烂熟于心,年轻时却只知道花在心中的印象。而黄庭禅就好比这山中的花。我未曾接触黄庭禅时,它的存在便与我同归于寂,相对无言,更无从相知。而我已知道世间有这么一株花,若专程去中岭山见它时,这花的颜色会不会在我心中更加明白清晰起来呢?

人生如此的不可思议,期盼有缘,能够揭示与本心本性完全相符的解脱之道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因病被同学排斥该怎么办?

作者:张庆祥讲师

小树苗问:张校长,你好!我是一名小树苗,前段时间因感染病毒住院治疗,现已治愈在家静养,即将返校读书。我很担心同学们会说:“她得过传染病,我们不要和她玩。”如果有这样的言论,我该如何面对呢?期待张校长的解惑,谢谢您!

张讲师答:您担心流行病过后返回学校被别人排挤,那不如反过来吧。做人要有自知自明,不能只是要求别人体谅我们,自己也要体谅别人的担心才好。

所以这次回学校你自己主动戴个口罩,然后每当有同学靠近你,你要对他说:"你先别靠近我,我虽然刚康复,但你们跟我玩,也有可能会被我传染的。你们不用陪我玩没关系的,过几天我们再一起玩,我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好好休息,看你们玩我也很开心的。”

你体恤他们的担心,主动跟他们保持距离,表示出你对大家的善意来。不要巴不得人家时时刻刻要围绕在你旁边,把你当成多重要的人物,不需要如此。

你也不要因为他们离你远了点就感觉失望,他们此刻应该远离你,避免被传染。这是很正确的健康的教育!此时你所要的是保持一种为人好的心意。你可以主动对他们说:“虽然医生说我已经好了,但我还是担心会把病菌传染给你们。你们这几天不要靠我太近,看着你们开心我就开心了。”你试试这样做,我相信他们对你会更加友善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心中的暖阳

作者:吴丽

记得在小树苗志工培训课程上,被问了一个问题:“你为什么会来小树苗当志工?”我当时的回答是:“想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材出一份力,想解决自己在教育上的困惑。”

当我的发心是在办好教育,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材,我觉得心被打开了,一股浩然正气油然而生。而对于个人来说,如何把握教育的“时”,如何将“隐恶扬善”和“宽猛并济”相结合,也是我想从小树苗课程中解决的困惑。

第一次当小队老师,内心既喜悦又忐忑。看到孩子们那纯真而充满信任的眼神,我的黄庭温暖无比,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充盈着全身,体会到了张讲师讲的“心甘情愿是无上心法”的意义所在。我们队中的小朋友从5岁半到12岁,当我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孩子们的时候,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。

收获一:家长的情绪管理是教育的关键一环

以前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,我不自觉会生出来评判、指责的心思,希望他按照我的想法去做。这时出现的状况往往是孩子很反感,亲子关系很紧张。在培训课程中,当我扮演孩子,“父亲”在指责我时,我的内心纠结一团,很想“反抗”。

辅导长的话点开了我心中的疑惑:“当你用充满希望的眼神、带着好奇心去看孩子出现的问题时,事情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肯定会不一样。”

是啊,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,作为家长,有责任把他们精心培育成为栋梁之材。当有这样的发心去看待孩子出现的问题时,自然情绪会得到舒缓。

两天小队老师的经历,让我明白:面对孩子们身上出现的问题的时候,不附加评判的气血,用包容的心去面对孩子,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“天使”!

收获二:怎样权变?

我经常听讲师关于教育的音频,对什么时候该“隐恶扬善”、什么时候该“宽猛并济”有些疑惑。三天的课程告诉我,当怀着培育祖国栋梁之材的发心时,自然知道什么时候对他最有利,在什么样的“时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。

比如,当小队中最小的孩子丽娜想家的时候,我会写一片小树叶给她:丽娜虽然很想念妈妈,但当团队需要她的时候,她能认真去完成任务,老师发现你有一颗大小先后的心。当调皮的圣杰行为越界影响他人的时候,辅导长和管教长会给予批评或者处罚,并告知他原因,当他认识到错误,真心改过时,老师们也会适时地表扬、鼓励他。

当我们出于培育孩子成才的发心,采用权变的办法,抓住教育的时机时,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收获三:向同修学习

为什么每次的小树苗课程都办得很成功,因为有一群全心奉献、不计得失的志工们。

第一次当小队老师,我就非常幸运地和一位资深的黄庭禅学长搭档。学长在当小队老师的时候,一直处于“松松地加油”状态中,这样的状态让有些紧的我也慢慢放松下来,而且我发现,在轻松的状态下,做起事来特别有条理,也很有灵感。

辅导长也给了我很多力量。虽然我没有很多机会与辅导长近距离交流,但辅导长在处理许多突发情况和繁杂事务时,眼睛中显现出的那股力量让我觉得非常安心和有勇气。我明白,如果没有真正办教育的发心,眼神中是不会有那股力量的。

另外,我还要感谢一位学姐的分享。当她和搭档不合拍时,她没有去责怪,而是真诚感谢同伴弥补和指出了她的不足。这是多大的心量啊,真是值得我好好学习。

每一位孩子身上都有那么多闪光点,每一位志工都值得我好好学习,非常感谢小树苗成长营给我的这段难忘的经历,收获太多太多。三天小树苗的课程,在我心中种下一颗暖暖的种子,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当心中有暖阳,教育才会如此简单!

本期目录...

 

“悌”的故事——【邹媖引过】

【原文】

宋有邹媖,引过护嫂。四子登科,富贵寿考。

宋邹媖,为继母之女。前母兄娶荆氏,继母虐之,媖辄掩护。后嫁士人,内外称其贤。及归宁,抱数月儿。嫂置诸床,儿堕火,烂额死。母大怒,媖曰:“女自卧儿于嫂室,嫂不知也。”荆悲悔不食,媖不哭,且曰:“我梦儿当死也。”强嫂食而后食。后生五子,四登进士。年九十三而卒。

吕坤谓小姑如姑,嫂甚畏之。媖,异母也。乃继母恶其嫂,饮食常不给,则私以己食继之。母役嫂,则必与之俱;嫂有过,则辄引为己罪。视异母嫂能如是,其多寿多男多贵子,殆天所以报善人欤!

【白话故事】

宋朝有个以孝悌闻名于世的妇人,名叫邹媖,她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。

邹媖从小乖巧伶俐,待人接物温和礼貌,通情达礼。她的母亲将她视为掌上明珠,以她为豪,对她宠爱有加,什么好吃的、好玩的,都想办法满足她。虽然如此,邹媖并没有养成乖张的习气,没有高人一等的傲慢。

这一年,她的哥哥娶了一位姓荆的女子为妻。这位嫂子大邹媖几岁,为人敦厚诚恳,很好相处。邹媖很喜欢这位嫂子,觉得自己也多了一位女伴。嫂子非常关心、爱护她,她俩常常一边做家务一边聊天,相处很和睦。

不过邹媖的母亲待荆氏很不好,不是嫌她穿着寒酸,就是说她做事不利索,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。无论荆氏怎么努力干活,邹媖的母亲都不满意,常常鸡蛋里挑骨头。而对亲生女儿邹媖,怎么看都喜欢。

邹媖看到母亲这样的态度,内心也很不满和难受。她经常劝母亲说:“母亲,我看嫂子很孝敬您,可是您对她要求太严格了。您能对嫂子态度和缓一些就好了!而且,看到您这样严厉地对待嫂子,让我不由得担心以后我出嫁,婆婆也会这样对待我。”听了这话,她母亲很不以为然地说:“我的女儿人品高贵,谁家娶了你,那是他们家积的福呢!怎么会有人对你不好呢?可是你这个嫂子,手笨脚笨,什么事都做不好,每次看到她我心里就不舒服!”

邹媖见母亲一时难以转变对嫂子的态度,就另外想了办法:当看到母亲因为一点小事要责骂嫂子时,她就主动上前袒护,说是自己没做好;如果母亲给嫂子安排了太重的活儿,她就去帮嫂子一起做,减轻嫂子的负担。母亲发现邹媖和嫂子两人关系很好,荆氏很照顾邹媖,而邹媖也常常替嫂子打掩护,于是母亲也渐渐改变了态度。就这样,在邹媖的努力下,一家人相处得融洽了。

后来,邹媖嫁给了一位读书人,里里外外的人都称赞她贤德善良。儿子出生几个月后,有一天,邹媖抱着儿子回娘家。与长辈见面之后,邹媖抱着儿子到嫂子的房间聊天。荆氏见到孩子非常欢喜,逗孩子玩儿。孩子睡着之后,荆氏怕邹媖累着,就把孩子抱来放在床上。看孩子睡得正熟,觉得孩子应该没那么快醒,就让邹媖去陪母亲说话,自己去给他们做饭。没成想,房里传来孩子惨烈的哭声,当她俩急忙冲回房间时,发现孩子跌落在地,被床边炉子里烧得正旺的炭火烫伤了额头。邹媖急得差点晕过去,嫂子赶紧叫来了医生,但因伤势严重,孩子还是夭折了。

邹媖的母亲气得火冒三丈,要让邹媖的哥哥休掉荆氏,把荆氏赶出家门。荆氏内心非常自责、后悔,妹妹好心来看望自己,竟在自己的家里让妹妹失去了孩子。她心里比谁都难受,不断地痛哭,愿领受任何责罚。

邹媖也非常痛心,哭得肝肠寸断,好几天吃不下饭。但是,当她听说母亲要赶走嫂子时,急忙来到母亲面前为嫂子辩护:“母亲,是我自己把儿子放在嫂嫂房里的,嫂嫂安顿好孩子睡下,没想到孩子一时间竟然醒了,跌落到床下。现在孩子已经走了,你要是再把嫂子赶走,这个家谁来照顾您和父亲呀!况且嫂子自从嫁入咱们家,一直任劳任怨,不能因为她的无心之过,让她受到这样的待遇啊!我们家不能再少一个人啦!”她的母亲听了这番劝解,态度也缓和下来了。

邹媖的嫂嫂荆氏,也是一连好几天没吃饭了。邹媖理解嫂子的难受,她表面装着不悲伤的样子,劝嫂子说:“嫂子,您也别难过了。我这次回家前,曾做过一个梦,梦见孩子死了,一下把我吓醒了。当时我觉得很害怕,就没对人说起。谁知竟然真的发生了!也许是老天觉得我的孩子完成了他这一世的任务,让他早早地离开我们。我还年轻,以后还会再生的。你就祝福我吧!你不能再这样不吃不喝了,咱们一起都先把身体养好才是根本!”。

见嫂子吃不下饭,她就继续劝:“你要是不吃,我也不吃!”嫂子心疼她,就勉强开始吃饭了,邹媖也吃了一些。就这样,姑嫂二人慢慢从悲痛中恢复过来。

后来,邹媖接连生了五个儿子。而且邹媖教子有方,五个儿子中,有四个中了进士,传为当地的美谈。邹媖自己活到九十三岁才去世。

后世吕坤说:“邹媖与哥哥同父异母,看到母亲苛待嫂子,不给足够的饮食,就偷偷地把自己的分给嫂子;看到母亲支使嫂子干活,就会过去一起分担;嫂子有过失,邹媖引为自己的过失。邹媖能这样对待异母哥哥的嫂子,所以她才会长寿多子,儿子大都有出息。这就是老天对善人的报答啊!”

改编自蔡振坤先生编著的《德育课本》二集第1册《悌》篇【邹媖引过】

 
最新活动讯息与张讲师新作
中华黄庭禅学会
http://www.htz.org.tw
各期电子报下载: 黄庭禅各期电子报在线查询
投稿或提问、意见: joan@htz.org.tw; 1004898501@qq.com
欢迎转寄与分享: 点选转寄电子报链接或直接转寄此封电子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