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黄庭禅学会2019.03.11电子报

一、主题文章:微笑~不是一蹴而就的练习题

微笑很简单?别急着下结论,对着镜中的自己笑笑,没准你会心惊:那个皮笑肉不笑的家伙是谁?作者久经练习,越练越叹服,这功课着实不简单吶!

二、问答集锦:该怎样制定合理的计划?

做事有计划,执行力够强,是否就有开挂的人生?未必呀。人这一生,有的事非常重要,值得我们好好落实,而有些事,随遇而安就好。什么才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大计划?

三、禅院轶事:天真自然,踏实前行

习惯上脑的她,单纯地回到内心,亲近感受,原来“松”是这样,原来“心中有他人”是这样的感受!禅修的高空族,着陆有法,这必经之路,请您亲自来感受。

四、园丁故事:“廉”的故事——【虞愿见石】

南宋的虞愿为官清廉,德行深厚,使得物类皆有感应,一条蚺蛇、一块越王石……神奇的故事流传至今。

 

微笑~不是一蹴而就的练习题

作者:河清

宽两秒的第一个功课是微笑。我已是N多次收到这个功课了。可是,这回我不得不非常恭敬的、戒慎恐惧地接此“微笑”,真的像是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扭曲或打碎“微笑”一样。因为历经了多次的练习,我深深体会到微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微笑,也不是一道一蹴而就的练习题。讲师说:在实相基础上培养笑,新的德行就慢慢建立起来了;发自内心的微笑,足为千门万户心法的总纲。可见,真正的微笑~不简单!

实际生活就是修行的道场。微笑的练习,在没有情绪的当下,也会提醒自己要含着一个微笑,不论是在站桩、静坐,还是做事情,与人应对等等,但最终发现我的微笑都流于表面功夫,经不得考验。譬如站桩静坐吧,站着站着坐着坐着,身体的气机变化了,酸胀麻痒痛甚至更强力的揉搓呈现了,此刻我微笑的脸就自然换成一张忍耐的苦瓜脸;与人应对,得得失失,心情千变万化,我的微笑也随着得失的心境沦陷了;有益的但却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,练习逆着习性带点微笑去做,做着做着那个烦躁就上来了,一而再再而三,我的微笑消失了,牛脾气出现了,抱怨来了~

我记得初阶课程有个宽两秒的练习,三个人一组,不论自己做的如何,只要对方认为小组中有一位同学做得不到位的,小组就必须重新练习,直到过关。我体验过,一次不过关,没所谓,微笑还在;二次不过关,胸口有点紧,动作开始有点不自在;三次不过关,我的眼神已经开始在责怪组里的同学了,荣辱得失之心在发酵;四次不过关,满脑满腔都充满了埋怨,黄庭堵成一片,微笑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。没办法,要想走出困局,不死在当下,只好放下荣辱得失,再次宽两秒,真实的练习,真诚的祝福。心中有了温度,喜悦就在当下,解脱也在这样一念之间的转变。

没有情绪,也许我们都能微笑;当处在恶劣环境下有情绪发生的时刻,我们还能保有这份微笑,宽宽阔阔地观照我们身中气机的实相而有所作为,这才是我们脚踏实地要练习的方向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该怎样制定合理的计划

作者:张庆祥讲师

学员问:讲师您好!我们总是喜欢去为自己制定计划,但往往许多时候都事与愿违,内心总有个声音说:今天我要做多少?干些什么事?很多时候都坚持不了最后就放弃了,请问怎么改变这种状态呢?

张讲师答:人生有些事只要随遇而安,而有些事则是要事前计划,一个有价值的计划当然值得好好的落实,但如果这个计划可有可无,那么要不要落实都可以的。

那么,什么东西是有价值而值得我们好好去落实的呢?《弟子规》里面说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则以学文。”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在家里要能好好实行孝道,在外面要能尊敬他人,行为自律而信实,对所有的人都怀着爱护的心,对有仁德的人要多亲近学习,等这些最主要的事都做到了,如果你还有余力的话,那时可以再多学一些文章来丰富你的知识。这段话把人的一生什么是最重要的事、什么是次要的事,讲得可说是充分明白了。

人生之所以要为自己制定计划,因为那是重要而长远的事,人的一生最该做的计划便是把入则孝、出则悌、谨而信、泛爱众、而亲仁这些给做好,这是待人处世的基本条件。这些如果做得来,我相信你进入社会,不仅能为自己负责,也能为别人挑起重责大任了。很多人生的道理,都隐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德性里面了。

执行简单而有益的处世态度,才是你的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大计划,至于其它学业、事业虽也重要,但与这相比都算是次要,次要的事只要随遇而安,尽力而为也就是了。

本期目录...

 

天真自然,踏实前行

作者:倪捷

趁着春节假期,赶上七日耕读体验营的后半段,这是第四次参加,可是次次都是“酱油班”(不能全程参与耕读体验被戏称为酱油班)的成员,算的上是很忠实的“酱油粉”了。可是,其中的收获并不因此而打折。

到达的第一天晚上,大家围坐在一起总结这一天的体悟,初来乍到的我,一脸茫然看着大家分享。当志工分享到“法语”时,我的脸上写了个大大的问号,什么是“法语”?我晚来几天是错过一个亿的节奏吗?

学姐把讲师关于法语的这一段解释分享给我们:

“若听说不修,令人反生邪念”,听说不修就是说一直听佛法,一直听道理,但就是不做。就像《论语》里面孔子说:“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”法语就是已经正确到不能再正确的话,说了大家就能够懂、都会点头的那种话。“能无从乎!”说出这样的话来劝你,你能够不点头吗?你无法不点头,问题是你做不做?那就不一定了,对不对?能不能成功不在于那句话对不对,那句话已经再正确不过了,没有比那句话更对的了。“改之为贵”,说到了我们的痛处弊端处要改,能改才是最珍贵的,而不是珍贵在于那一句法语。

咀嚼其中的深意,渐渐明了,我不就是常常法语一大堆吗?平时长篇大论一套一套,可是真正在自身落实的又有多少?

习惯了用脑袋去辨别,可是靠脑袋无法细细去体会经典的精神,要“用心”才行。回到内在,用“心”感受大家分享时,提着的心渐渐松了下来,透过丝丝缕缕活泼地传递开来。同样是好奇于同学们前几日的耕读收获,当脑袋用力地往外去探索,和内心轻松地带着好奇,原来有这么大的不一样,口头禅也可以稳稳地着陆。

正是因为这样,重新体会讲师说的“耕读”二字的含义:

耕,不是只有耕田,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口心田;

读,也不只是读书,而是能反复咀嚼生命在天地间的畅然。

那天去厨房切酸菜,志工切了个样品给我做参考,就去忙别的事了。我很认真地照着示范切完了筐里的第一卷酸菜,看着切成颗粒状的成品,唔,还不错!可是内心却感觉有一丝的不确定:要不要去问问志工?继而又生起另一个念头:刚刚已经给我示范了,再问会不会显得多余啊?……正当我犹豫时,刚好志工经过餐厅,于是请她帮忙确认一下成品是否可以。志工尝了一下我切的酸菜叶,叫我自己也尝一尝,告诉我说:“你看,如果切的再小一点,口感是不是会更细腻一些?”按照她的建议尝试了一下,果然效果不一样哎!

切个菜就有这么多的学问,切的粗细大小,就会影响到菜的口感。平时手快脚快,对于自己下厨做饭向来只是做到煮熟了、能吃就好,不会考虑别人喜不喜欢吃。之前在厨房帮忙,总是看到炒菜的志工请大家尝咸淡,以大家的喜好为先,原来“心中有他人”是细微地于在在处处去深入、去落实,也终于明白了常常听到的一句话:做事不是有做就好,而是要去“做好”。

接到新的任务,和另一个志工上最远的东院去照顾土豆,这才知道,做一个农夫真不简单!

在迷蒙的山雾里,看着眼前这稀稀拉拉的土豆苗,志工说:“原先种下的土豆苗被山羌吃掉了,这一批补种下不久,就赶上山雾频繁的时节,所以土豆生病了,要给它们加一些肥,洒点营养液,看它们能不能挺过来。”我不禁心想,这些土豆可真是命运坎坷啊! 还有,农夫种菜,学问可不小啊,要懂天时、地利还有植物本身的特质。即便是对待生长如此不易的土豆(按同伴的话说,这些土豆像是沙漠中努力生长的植物),依然要想办法让它们找回原来的那份生机勃勃,其中的态度与用心真的需要我好好学习呀。

耕读行禅转眼结束,回到喧嚣的尘世中,无比怀念这十来天简简单单的生活。行禅中有太多的发生,提醒自己老老实实地回到主轴上去练习,因为踩着高跷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到着陆的踏实。还记得上一次去中岭山行禅前抽到的一句讲师禅语:天真、自然、踏实,产阳气。

谨记于心,踏实前行!

本期目录...

 

“廉”的故事——【虞愿见石】

【原文】

虞愿清廉,海边有石。乃往观之,云霄无隔。

南宋虞愿,为晋安太守。郡出蚺蛇,胆可为药。有遗愿蛇者,愿受而放之二十里外山中。一夜、蛇还床下,复送四十里外。经宿,更还故处。海边有越王石,常隐云雾中。相传惟清廉太守乃见。愿往观,清澈无隐蔽。

许止净曰:“一念慈心,遂感物类有依依不舍之意。然则所谓毒蛇者,人自毒之耳。石能判贪廉,此何殊于指佞草耶。如此可宝贵之物,何以无闻于天下。岂以清廉绝迹,如珠之远徙交趾乎。”噫!

【白话故事】

南北朝时候,南宋朝有个清明的官员,叫虞愿(426—479),字士恭,会稽余姚人。

关于虞愿,流传着不少有趣的小故事。据说他小时候,庭院里有棵橘子树,橘子一般秋天结果子,可是有一年,竟然在冬天结了果。家里的其他子孙小辈都争着摘取,唯独虞愿不去摘。家里人对此感到奇怪,问他原因,他说:“橘子应该给长辈们先享用,而且没有几个,我就不要了。”大家看他这么小就没有贪念,对长辈有恭敬心,都啧啧称赞。

有一年,皇帝建造了一座寺庙,极其奢侈。皇帝本来想在庙里建一座当时最高的塔,要十层,但因为难度太高,最后改成了两座,各有五层。然后,皇帝得意洋洋地对大臣们说:“我建这座寺院,是个大功德!”虞愿却对皇帝谏言说:“陛下,您建造此寺,用的都是老百姓卖儿卖女、典当老婆的钱, 佛菩萨如果有知,应当悲哭,哪有什么功德呀?”在场的官员听了这话,大惊失色。大家心里都明白,但谁都不敢对皇帝这样直言相谏,而虞愿却能指出皇帝贪功德而损害民生的过失。皇帝听罢,果真大怒,但念及虞愿一向办事公正有方,功劳不小,所以皇帝叫人把虞愿驱赶到殿外而没有做更重的处罚。虞愿从容而去,神色不变。后来,皇帝觉得,如果要国家长治久安,的确需要这样的直谏之人来导正自身的言行,所以就又召虞愿回去做官了。

虞愿在晋安做太守时,当地出产一种蚺(rán)蛇(是一类体型巨大的蛇),它的胆可以入药,非常珍贵。当时有很多人给虞愿送礼,全都被他拒绝了。于是有人就把这种蚺蛇当作礼物送给虞愿。虞愿本来不想收,但转而一想,如果不收,别人就会把这条蛇杀了取胆。他觉得这蛇可怜,就暂且收下,然后叫人把蛇放到二十里外的山里。没想到,一夜工夫,那条蛇竟回到了虞愿的床下,并且安安静静地躺着,不像要伤害人的样子。虞愿又叫人把那条蛇送到四十里外更远的地方,过了一个晚上,那条蛇仍旧回到虞愿住的地方。虞愿觉得这条蛇非常有灵性,就对它说:“我明天还要叫人把你送回山里,你不要再回到我这里来了。这里不安全,很多人都想杀了你做药。你好好在山里生活吧!”于是,虞愿第三次差人把蛇送到更远的山里,那条蛇才没有再回来。

虞愿这种既廉洁又慈悲的行为,让人们非常惊叹!那条蛇一定是听懂了他的话,明白了他的心意。

当地海边有一块神奇美丽的石头,叫做越王石,一年四季总是隐没在云雾里,即使天天守候在那里,也看不到它的真面目。相传,只有廉洁、正直、不贪的清官才能够清晰地看见它。虞愿听说过这个传说,但没放在心上。有一次顺道路过,随从们提议去看看,于是他们就去了。这时,神奇的事情发生了!笼罩的云雾散去,露出了越王石的真面貌,清晰、光洁,奇特的形状令人赞叹不绝。随从们都说,这是因为虞愿太守勤政廉洁的缘故,大家才托他的福看到越王石。看来这块石头很会判断人品呀!

就这样,虞愿的廉政和传奇的故事,被世代传扬,看来人心是可以与万物相应的!

许止净曾评论说:“一念慈心,可以感格万物,令其有依依不舍之意。那些称蚺蛇为毒蛇的人,是他们自己心上有毒吧。石头能判别一个人是贪还是廉,这与能辨别忠奸的指佞草一样有灵气,可是,为何如此宝贵的石头没能闻名于天下呢?因为清廉的人几乎绝迹了,就像海里的珠宝会因为官员贪婪而远远地迁徙到交趾(今越南)一般。令人感叹啊!”

改编自蔡振坤先生编著的《德育课本》初集第4册 廉篇《虞愿见石》

本期目录...

 
最新活动讯息与张讲师新作
中华黄庭禅学会
http://www.htz.org.tw
各期电子报下载: 黄庭禅各期电子报在线查询
投稿或提问、意见: joan@htz.org.tw; 1004898501@qq.com
欢迎转寄与分享: 点选转寄电子报链接或直接转寄此封电子报